从历届CES看VR未来发展趋势: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“冷”

巫盼 7年前 (2017-01-12)

回顾VR在CES上的发展,从崭露头角到现在的“平淡无奇”,那么2017年VR硬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?

从历届CES看VR未来发展趋势: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“冷”

历史悠久的CES,一直是全球各大电子产品企业发布产品信息和展示其技术的大舞台。作为开年的第一场大型展会,CES也一直被当做每年硬件发展的风向标。

如果给每年的CES定一个关键词,2015年是手机,2016年是无人机和虚拟现实,那么2017年则是自动驾驶。

那么对于在2016年红遍半边天的VR,它在今年为什么会被自动驾驶抢占风头?它的CES之路是怎样的?

VR的CES进阶之路

2012 年Oculus Rift在Kickstarter成功众筹后,随后就参加了2013年的CES展会,展示了DK1预产前的Rift原型头盔。

从2013年到2014年,基本上都是Oculus一枝独秀。

2015年的时候,VR开始有发展的苗头,呈现Oculus、雷蛇、三星等厂商“几枝独秀”的局面。

到了2016年,CES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,相比2015年的CES,游戏和虚拟现实展区总面积扩大了77%,参展数量也大幅增加,共计有46个展位。当年,CES还第一次新增了AR展区。

而今年的CES上,从官网可以查询到,游戏和虚拟现实展区内,共有77家厂商参展,比2016年增长了40%。而在AR/VR相关产品类别下,已经有262家公司有相关产品展出,其中国内大陆地区有64家企业,占到四分之一。

从历届CES看VR未来发展趋势: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“冷”

换个角度,如果从媒体报道的比重来看的话,

2014年的时候,媒体只有Oculus可以大肆报道;

2015年的时候,可能有一页纸相关的VR新闻报道;

2016年的时候,需要为VR单独开辟出一个专题,新闻有三页、甚至四页;

2017年的时候,VR也可以开出一个专题,但是那些熟悉的身影似乎没了。

今年,Oculus直接缺席了这次的CES,而HTC也只是在开幕前的媒体日发布了一些配件,索尼也没有如预期那样发布在2014推出原型产品的智能眼镜。一直是常客的VR万向跑步机厂商Virtuix也销声匿迹了。AR方面,微软HoloLens也没有开辟单独展位,神秘组织Magic Leap也依然很神秘地没有“出席”。

所以总的来说,虽然参展的厂商越来越多,但是却少了许多让我们惊艳的产品,一些有话语权的大厂商似乎还没有准备好,2017年CES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来得太早了。

另一方面,CES正在成为小厂商“攀龙附凤”的台阶,海外镀金、扩大知名度,CES都是最好的选择。

但是行业的风向往往是由大公司来引导的,在大公司缺席或者失语的CES 2017上,很难对这一年的VR硬件产品有新的期待。

CES上VR焦点的转变

CES 2015:触不可及的VR硬件

从历届CES看VR未来发展趋势: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“冷”

回到VR崭露头角的2015年CES上,第二次参加CES的Oculus带来了一款原型机Oculus Rift Crescent Bay,这款原型机也是最接近于消费者版本的Oculus头显。三星和Oculus合作推出的Gear VR也在这届CES上初次亮相。同时,雷蛇发起了OS VR开源平台,并且发布其第一款旗舰设备 Hacker Developer Kit。当时,CES上也出现了配合VR使用的外设:Virtuix 的万向跑步机Virtuix Omni。

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届的CES,应该是“新鲜”,在Oculus的带领下,陆续有新的公司进入到这个新兴的领域,向消费者展示它们还很“新鲜稚嫩”的VR硬件产品。

CES 2016:消费版硬件一触即发,硬件产品百花齐放

从历届CES看VR未来发展趋势: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“冷”

2016年,经过一年的成长和发展,VR在CES上迎来了第一波的爆发。Oculus的最大竞争对手HTC展示了他们Vive 第二代开发者产品Vive Pre,Vive Pre和随后发售的正式版相差无几。而Oculus终于亮出了运动控制器Oculus Touch,并且在CES首日开启了Rift CV 1的网上预售。国内的乐视、蚁视也都带来了VR头显产品。甚至NASA也来到CES上展示它们的VR技术。

从历届CES看VR未来发展趋势: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“冷”

除此之外,以尼康为代表的一些厂商推出了VR相机,紧跟VR内容制作的脚步。

2016年的CES对于很多厂商来说,是从开发版本到消费版的迭代时期。在CES之后,Oculus 、HTC相继开始消费者版本VR头显的发货,也正式开启了我们一直说的VR元年。

这一届的CES让众多消费者开始意识到虚拟现实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,让大众了解到VR产业链上应该有的产品,包括内容拍摄工具、VR硬件的输入外设、各种眼球追踪渲染技术等等。

CES 2017 :VR硬件无亮点,周边技术一箩筐

虽然说今年参展的数量和质量成反比,但是并不能否认CES上依然有一些突破性的技术化产品,它们是这些公司去年一年的技术成果展示,也是新一年里的新的发展方向。

纵观今年CES上发布的新产品以及展示的新技术,除了千篇一律的VR一体机、移动VR、PC VR等硬件产品之外,还有许多VR辅助配件以及技术。包括一些动作捕捉穿戴设备、VR头显的无线解决方案、空间定位、柔性屏幕技术等等。

从历届CES看VR未来发展趋势: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“冷”

而在AR方面,ODG又推出了两款AR眼镜,然而价格很不亲民。Lumus则展示了一个视场角达55度的显示屏。

对比之下,像英特尔、高通这些芯片厂商,在CES上的动作算是比较大的。英特尔模仿当年的扎克伯格,搞了场戴着VR头显体验的发布会,并且宣布其Project Alloy头显在Q4正式发售;而高通的骁龙835进一步对VR体验的延时进行了优化,同时展示了两款基于骁龙835的移动VR头显。

从历届CES看VR未来发展趋势: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“冷”

从行业层面来说,虽然没有像当初HTC Vive以及Oculus 这样创新的硬件产品的出现,但是这些动作捕捉、空间定位等各种技术解决方案的出现,或许会给大公司一些新的启发,在此基础上对于自身的硬件做出优化。

但是对于普通的C端消费者来说,CES的产品依然离我们很远。英特尔的头显年底才发售,而无论是动捕手套、还是用脚玩VR游戏的外设,并不是VR体验的刚需。而且这些产品还有一个比较致命的问题,同质化严重,难以找出明显的优势。

对比下来,其实每年展示的产品或者技术大同小异,细微的变化就像不断迭代的开发版本VR头显,都是在围绕优化VR体验去完善更多的周边技术。

回顾 2015到2017年,CES上的VR从启蒙到兴起再回归理性常态,这也代表了VR发展的轨迹。

从半导体产业看2017年VR的发展

在硬件以及技术之外,这届CES上还有比较特殊的一点:英特尔、高通、英伟达这些半导体行业的大公司,强势插入到虚拟现实的大队伍中。

为什么会选择从半导体公司来看VR发展的趋势?因为相比较小厂商,这些公司的一个小举动便是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,它们的芯片处理器、显卡影响了VR的硬件体验。更重要的是,今年的CES上,以英特尔、高通为代表的半导体大公司,在VR上的动作也是不容小觑。

英特尔在 CES 上正式发布了第七代酷睿处理器:Kaby Lake处理器。英特尔表示,Kaby Lake处理器与2013年的Haswell处理器相比,性能可提升 20%;桌面电脑性能会提升25%,可大大提升VR和游戏性能。

从历届CES看VR未来发展趋势: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“冷”

另外,英特尔在去年的IDF上推出过移动MR头显方案Projext Alloy。在CES上,他们表示这个MR头显方案将会开放给开发者,同时和OEM公司合作,在今年年底的时候推出 Project Alloy 的消费版产品。

虽然推出的是硬件,但是英特尔志不在此。展出的Alloy更像是一个标准化的模板,厂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定义进行商业化生产。

高通则是在CES上正式向大家展示骁龙835处理器,骁龙835支持基于对象和场景的3D音频,改进了对3D图像的渲染性能。此外,高通还推出一个名为Visual Inertial Odometry (VIO,视觉惯性测量)的系统,用以追踪头部6自由度运动。在延迟上,骁龙835延迟也会比骁龙820减少3ms左右。

从历届CES看VR未来发展趋势: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“冷”

相比较之下,英伟达今年的CES重点更多的是在其人工智能技术上。不过VR也是他们一直关注的重点领域。

英伟达推出了GeForce Now的云端游戏服务,它可以让低性能PC的玩家,在英伟达建立的服务器上运行大型游戏,并通过流媒体形式串流到自己的PC上面。以后买不起高端显卡也能玩得起大型游戏。

从历届CES看VR未来发展趋势: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“冷”

这对于PC VR来说,或许是个不错的消息,这意味着玩家可以在一台低性能电脑上进行VR体验,降低VR体验价格的门槛。

从英特尔、高通以及英伟达在VR上的动作来看,VR硬件还是会迎来新一轮的增长,英特尔和高通的硬件设备参考设计都会进一步推动VR硬件的新一轮增长。而且这轮增长主要会集中在移动VR头显。不过考虑到时间点,这轮增长的集中爆发可能会从下半年开始。

其次是VR硬件的标准化和商业化的开始,如果Oculus和HTC是单打独斗的一对,那么在半导体厂商的推动下,OEM厂商会陆续开始加入到VR硬件标准化的大军中,一起探索出一条行得通的商业发展模式。

VR缺少的是广泛的群众基础,在量上不去的情况下,内容的发展也会步履维艰。目测今年会是比较“安静”的一年,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玩家在各自专长的领域内,深耕技术研发,完善配套的技术以及周边产品,优化现有的VR体验。

总结

CES上VR/AR的“星光黯淡”,并不代表今年VR发展会走下坡路,进入漫长的寒冬期。

首先VR硬件的更新周期和CES的召开时间是有时间差的,虽然之前像Oculus、HTC这些公司也会选择展示稍微改良版本的硬件,来获得行业和消费者的持续关注。但是2016年消费版头显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,事实证明价格和体验是很高的门槛。这个槛迈不过去,很难有新的突破。

其次最关键的是VR不像智能手机、汽车、电视等电子消费类产品那样,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其实是可有可无的存在。

从CES来看,这一年里VR行业基本上很难会有风云突变,大公司会继续稳扎稳打布局VR生态,而小公司们需要做的是将手头的技术或者产品不断完善好,同时选择一些面向B端的VR商业化应用作为折中的突破点,静候VR硬件在“沉默中爆发”。

最后,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:镁客网(im2maker),更多干货在等你!

镁客网


科技 | 人文 | 行业

微信ID:im2maker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

硬科技产业媒体

关注技术驱动创新

分享到